时间:2017-09-07  来源:029mht.com  作者:猕猴桃妹妹
   

 

  潺潺溪水之上,古色古香的红色木拱廊桥横跨其间,若干棵古树环绕左右,一排积淀了岁月痕迹的老宅整齐相依……徜徉在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仿佛走在美妙的画卷中。

  曾几何时,这里是一幅几近尘封的景象,然而,通过提升农村环境、挖掘廊桥文化,下桥村的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变,旅游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百姓不仅生活变好,腰包也鼓起来了。

  下桥村的变化,是浙江持续推进三农发展、引领广大农村奔向“绿富美”的缩影。

  近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主线。而在浙江,广袤的田野大地上,一场轰轰烈烈的供给侧改革早就已经悄然掀起。

  “在家里种草莓,一年差不多有10万块收入”

  草莓连着致富

  农历正月,在浙江的大部分农村,春耕还没有开始,广袤的田野里,依然一副冬闲的景象。然而近日,导报记者在建德很多村镇所看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番生机勃勃的光景:路边大棚下,成片成片的草莓正卯足了劲生长,一颗颗嫩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刘江的草莓大棚,就在320国道边。他种草莓5年,时间不长,技术却已经相当娴熟,很多时候,一些手生的种植户还会找上门来向他求教。

  今年,刘江一共搭了六个大棚,四个种草莓,两个育草莓苗。他说,去年夏天天热,直接导致草莓产量减少,自己的十几亩地里也是如此。

  “不过,味道比往年更好。”刘江种的草莓品种叫做“红颊”,颜色红得很正,鲜艳欲滴的样子像极了姑娘羞红的脸颊。这种草莓的口感甜中带酸,也容易保存,方法得当的话,保鲜一个礼拜不在话下,相对应地,运输起来也比较方便。

  刘江告诉记者,年前棚里的草莓主要销往外地,像杭州、上海、南京等,主要是上市早,这些地方的草莓都还没成熟,可以卖个好价钱,年后则以本地市场为主。他说,附近几个草莓种植户都是合作社的成员,大家全部签了订单,一茬草莓上来,经销商就会主动上门来收,销路可谓不成问题。

  因为大棚紧邻320国道,来往的车辆多,刘江的妻子就在路边支起了伞,摆摊卖草莓,他则在种植基地搞起草莓采摘。现在,除了妻子,刘江的亲戚中,很多都给他在大棚里当帮手,虽然种草莓很辛苦,但大家都觉得比起外出打工,待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显然是更好不过的一件事。更何况,种草莓的收益并不差。

  “一年十万元肯定是有的。”刘江说,以前在外面承包建筑工程赚的也不少,开始种草莓后他越来越觉得,这是一条不错的致富路。

  事实上,在建德,像刘江这样的草莓种植户还有很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建德的莓农遍布16个乡镇(街道)、107个行政村,计1万余户。而除了普通种植外,他们还纷纷建起了采摘基地,基地里,从玻璃智能温室大棚种植草莓,到创造性将草莓、铁皮石斛进行套种,再到蜂果共生系统的创新使用,处处彰显着草莓产业的风向标。

  可以说,小小一颗草莓,已然让建德农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农业向绿,农民向富,农村向美……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改革新蓝图正次第展开”

  田野里的供给侧改革

  一颗草莓的致富路,正是眼下浙江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实践。

  不久前,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为“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农村发展、农业做强、农民致富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而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改革发展阶段,浙江早就已经做好了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准备。

  农业向绿,农民向富,农村向美……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蓝图正次第展开。

  农业向绿,就是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导报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浙江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如今农业资源利用率已然领跑全国。

  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养猪。据悉,目前浙江一边合理调整养殖结构,一边推广科学养殖模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6%,居全国首位。

  在浙江美保龙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养猪已经全程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猪宝宝、猪妈妈、猪爸爸都有各自专属的栏位,栏内有地暖,有空气净化系统,有自动供料设备,甚至还有猪的人工授精实验室等。

  至于养猪行业最被人诟病的污染问题,这里也探寻出了解决之道——在靠近养殖区的地方,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国内最先进的工业化污水处理中心,经过该中心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猪栏冲洗、苗木灌溉和水产养殖,实现了生产用水的自我生态循环。

  高效生态农业,同样也是放心农业。去年9月,浙江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放心安全的浙江农产品从哪来?答案是:产出来、管出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除了为主要农产品制定标准化生产图,在各地菜园、果园、茶园、畜禽养殖场等推广实施外,还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着力强化政府对主体的监管。

  以草莓为例。如今在建德,政府对草莓种植实施质量安全监管员制度,每个种植户都配有一个质量安全监管员,在田间、贩销、上市多环节实行草莓质量抽查监督,为的就是不让不合格草莓流入市场。

  农民向富,就是要让农民增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是一条底线。打造“三农”发展标杆省,浙江同样立足于此。数据显示,到2016年,浙江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32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财产性收入少,历来是农民增收的一大短板。瞄准这一点,浙江更是不断深挖其中的潜力。据悉,去年浙江农民财产性净收入增速大幅提高,主要就得益于农村居民集体经济分配的红利、房屋出租等收入的提高。

  农村向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疑是最好的注解。

  采访中导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00年,杭州便成为全国第一批8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之一。如今,始于城市的浙江垃圾分类,更是把标杆立在了农村。此外,涉及千家万户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也在去年底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一条是从育种开始,到种养、农产品深加工等的农业生产领域,另一条则是围绕生产展开的农业服务领域”

  掘金路径何在?

  诚如以上所述,以“农业向绿,农民向富,农村向美”为重点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正在浙江田野上悄然展开,那么对于浙商资本而言,又有哪些机会可以掘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浙江,面向农业的投资额度已经连续几年保持在百亿以上。

  “未来农业经营业务的机会很大。一方面相关的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健康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它也需要借助于新平台、新技术来支撑,所以发展空间非常大。”对于为什么要投资农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波曾这样表示。

  目前,掌握农业资源,就拥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这个论断已被学者与专家们反复提及,而农业在现代化、产业化转型中的商业机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且,国家在政策方面也有大的支持,在解决投资农业企业税收、资金、土地等问题的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正在搭建一个个“给力”的对接平台。

  而就眼下来看,浙商对农业领域的投资,大体包括两条线。一条是从育种开始,到种养、农产品深加工等的农业生产领域;另一条则是围绕生产展开的农业服务领域,从农机、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的生产到农业观光、绿色旅游以及农产品物流贸易等延伸领域。

  实际上,一直以来浙商投资农业热情高,也有其原因所在,那就是:起点高、规模大。传统农业之所以赚不了钱,是由于土地和劳动力是它的主要因素,而现代农业靠的是资本和技术——对投资农业的浙商来说,这恰恰是他们的优势。

  杭州人杨小鹏就是其中的掘金者之一。

  几年前,杨小鹏关停了织布家庭作坊,在网上浏览种养殖品种时,看中了蓝莓的市场潜力,遂决定种植蓝莓。眼下,从最初的20亩4个品种的蓝莓种植示范基地起步,他的田间乐蓝莓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占地400多亩10多个品种的生态蓝莓园。

  不仅如此,最近他还创新销售思路,把经营的产品从单一的蓝莓鲜果拓展到蓝莓饮料、蓝莓酒和蓝莓苗等深加工产品,市场销路可谓越走越宽。

  链接:2016,浙江农业的那些NO.1——

  1、浙江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的先进做法被列为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先进典型交流。

  2、浙江畜牧业转型升级取得关键突破,畜牧业布局结构全面调优,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惟一一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省。

  3、浙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获中央领导肯定,并在2016年全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座谈会上得到推广。

  4、水稻季季高产再创佳绩。2016年,浙江早稻平均亩产426.1公斤,同比增10.1%,位居全国第一。同时,早稻、单季杂交晚稻、常规晚粳稻和再生稻百亩方及攻关田亩产均打破“浙江农业之最”纪录。

  5、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

  6.浙江被列为全国惟一一个创建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并启动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全年新增各类农机装备8万台(套)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扫描关注猕猴桃微信公众号1
微信公众号码:sldmht
微信公众号名称:十里地猕猴桃

猜您也喜欢的:

下一篇:化肥储备政策尽快明朗

上一篇:杭州市最新食品安全抽检结果出炉 5批次蔬菜不合格

本文地址::http://www.029mht.com/news/hyxw/2017-09-07/9818.html

本文标签:

猕猴桃画报

more

猕猴桃农村合作社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