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19  来源:029mht.com  作者:猕猴桃妹妹

 

  “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的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已超过90%,而目前主要作为秋粮作物的玉米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分别为71%和65%,水稻机栽和玉米机收是两个薄弱环节,今年机械化率预计可超过28%和38%。近年来,全国农机化系统围绕这两个薄弱环节,制定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大力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机插秧和玉米机收水平分别以年均4个、7个百分点的幅度快速增长,带动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还为挖掘增产潜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徐振兴研究员对记者说。

 
  在以人力、畜力为主的时期,一些粮食增产的技术由于条件所限推广速度不快。例如夏玉米适当晚收、冬小麦适当晚播的“双晚”技术能实现玉米、小麦双增收,但在农业机械得到广泛应用前,由于人力收获、播种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该项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近年来,玉米机收的跨越式发展为此项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玉米机收推进快的主产区,这项技术正在显示出显著的增产效果。玉米收获期、小麦播种期相应推迟一周左右,既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又有效控制了小麦冬前旺长,有利于安全越冬。据测算玉米晚收10天,亩增产可达50公斤以上。适期晚收的玉米籽粒饱满充实、均匀,小粒、秕粒明显减少,籽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


  “20%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一个‘台阶’。20%以下发展缓慢,主要是熟化技术、探索技术模式、提高农民认识和操作能力。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超过20%后,开始加速推进水稻机插。”徐振兴介绍,2006年以来,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确立了全力主攻机插、加速推进机收的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推进措施。2010年、2011年两年机插水平提高了9个百分点,年机插面积迈上1亿亩台阶,机收接近70%。在行政推动上,农业部和各省区市将机插秧面积任务分解到县,并督促落实。黑龙江省对育秧大棚建设给予了补助,积极发展大棚育秧,大力开展集中育秧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制约机插秧推广中群众育秧难等问题。湖北省农业厅连续多年把水稻机插秧作为十大重点农业技术之一进行推广,省农机局将机插秧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市、县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湖南省14个市州84个县成立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其中65个县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为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各地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向水稻机械倾斜,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快速增长。据统计,2011年全国共补贴购置插秧机7.6万台,较上年增加了20%;2012年上半年补贴水稻插秧机6.1万台。浙江省继续实施农机作业补贴,对水稻机插秧作业每亩补助40元。重庆市对插秧机实行累加补贴的同时,对育秧软盘补贴50%,还决定对2012年机插秧每亩补贴30元。吉林省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高水平水稻育秧流水线和高速插秧机的示范推广。安徽省一些地方还建立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基金。这些扶持政策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机插秧推广工作的开展。“机插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生产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可提高单产,采用机插秧,每亩比人工栽插可增产30公斤以上,我国机插秧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产1.35亿公斤;二是可稳定播种面积,特别是在南方双季稻地区,在劳动力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机插水平已成为影响农民种植意愿的重要因素。”徐振兴说。


  在主攻玉米机收和水稻机插秧两大薄弱环节的同时,全国农机化系统还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提高了水、种、肥、药的利用率,改善了耕地的质量,挖掘了增产潜力。在东北地区,通过推广机械深松作业,加深土壤耕层,减少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建立了宏大的“土壤水库”,提高了抗旱排涝能力,增产效果明显,每公顷增产1125~1500千克。在黄淮海地区使用机械进行保护性耕作,实施秸秆还田利用,平均减少耕地表土流失量40%~80%,增加土壤蓄水量17%,减少农田扬尘量50%以上,提高了地力,改善了大气环境,节本增效明显。“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的物化和重要载体。粮食生产“九连增”,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背景下实现的。粮食生产过程对人畜力的依赖逐步减少,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挖掘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现实选择。”徐振兴说。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扫描关注猕猴桃微信公众号1
微信公众号码:sldmht
微信公众号名称:十里地猕猴桃

猜您也喜欢的:

下一篇:孙雷: 20现代农业框架形成年探索初见成效

上一篇:李昌健:农村迫切需求种养殖方面的物联网设施

本文地址::http://www.029mht.com/news/rwsj/2018-01-19/11242.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