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人口大国兼农业大国,保证充足粮食的供应以及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及其重要。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而美国向来就以石油、粮食和美元作为控制和统御全球的几大战略。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堪忧。就仅仅是粮食供需平衡来看,我国将备受长期压力: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仅为发达国家的1/3,且伴随人口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 一方面,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2011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总产量超5亿吨,另一方面,我国也是粮食进口严重依赖的国家,如在2012年粮食增产背景下,2012年上半年我国粮食进口达4085万吨,同比增长41.2%,玉米、稻米和小麦三大主粮全部实现净进口,增幅均超过200%,其中玉米进口增长65倍。
要保证粮食安全,根本在于粮食物种。充足的粮食供应需要研发培育优良的种子,优良品种的使用对于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逐年增加,种子科技进步的作用远远大于其他种植技术的改进贡献。同样粮食绿色健康同样要从种子安全性抓起。
就种子行业来讲,目前我国种子市场规模较大,增长潜力较好。在国内种子市场构成中,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物种占较大比重。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种子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00亿元,仅次于美国。预计到2016年,我国种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00多亿元,2012-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7%。
2000-2016年中国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种子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然而就中国粮食种子市场来讲,情况则不容乐观,国内粮食种子市场正遭遇严重的“种业危机”,庞大的市场规模下充斥的大部分为外资控制的粮食种子,其中最典型的是高商品化率的玉米种子市场,外国公司控制该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我国具有庞大的种业市场规模,每年约有100多亿公斤的种子需求量,但国内种业公司仅仅能满足约三分之一的需求,其他部分则依赖外国种业公司供给。事实上,国际种子市场基本为大型跨国种业公司全球垄断,如在全球转基因育种的市场中,美国孟山都转基因技术全球领先,其一家公司占据全球85%的市场份额,形成全球垄断。
2000年《种子法》开启了中国种业的市场化历程,部分种子市场对外资全面开放,国外种业公司加快在华布局,国内多方资本进入,形成小规模数量众多的种业公司。而随着2011年9月25日《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出台,经营门槛提高,审核监管加强,种子行业将掀起资源整合风暴,预计未来几年将是行业残酷的洗牌年、淘汰年,种业巨头有待形成。
国内种业公司规模小的同时,更为严重不足的是研发能力普遍较弱。现有的种子产品里面,我国研发优势仅仅集中在杂交水稻、抗虫棉和双低油菜等个别品种。
目前,国内种子企业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弱,全国7000多家种子企业中不到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实施产业化运作的更是少之又少。我国种子的科技创新基本由几百家的公共科研院所从事,但与国外种子研发育种不一样,我国的种子生产和研发脱节,且无法迅速将研发技术应用于生产并获得市场优势。
就种子研发投入来讲,国内种子行业同样存在明显不足。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规模与农作物年收益回报率、产量正相关,且销售收入中5%-7%的研发经费投入,将使公司在市场中保持较强竞争力,但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只占销售额的1%甚至更少。
前瞻产业研究院种子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我国种子市场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竞争阶段,种子行业产业链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完善并逐步向高价值端转移。就行业内种子企业角度而言,除了加大研发投入外,其实对公司的内部管理,人才的管理以及市场化推广运作同样要加以重视,同时,国内种子企业应该更加贴近市场,目前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切忌盲目进行市场扩张,防止出现企业的资金周转危机。
此外,国内种业子企业往往忽视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而外资种子公司则在市场营销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国内种子企业的市场推广及营销方面仍需做大量的工作。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扫描关注猕猴桃微信公众号1
微信公众号码:sldmht
微信公众号名称:十里地猕猴桃
猜您也喜欢的: |
本文地址::http://www.029mht.com/news/rwsj/2018-04-15/11618.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