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要让学生有奔头

  • 内容
  • 评论
  • 相关

QQ截图20130624111713

有一个重要事实人们始终无法回避: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重心在农村。5月30日本刊推出专题报道《农村教育不能把学生教成“四不像”》引发广泛关注。人们在困惑中求解:农村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农村教育路在何方?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农村中小学的培养目标体系中应该有培养新型农民的内容,农村中小学要培养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热爱农村,将来能够回报农村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农村教育改革不能脱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同时要有超前性,充分考虑到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对新型农民在知识水平上的要求。农村教育的价值选择应该定位在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上,定位在培养合格公民而不仅仅局限在培养“新型农民”上。

■陈康金

网络上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文章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农民子弟通过怎样艰苦的努力才和城市白领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的经历。事实上,对农家子弟来讲,能否和白领阶层一起喝咖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和公平的机会。中国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都懂得,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有文化、有知识就能改变人生和命运,生活就会有奔头。

然而,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初中学生失学率持续回升,严重困扰着农村教育,也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种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对当今农村一部分青年,有人给出这样的评价。这些新一代农民大多中学未毕业,文化水平低,缺乏脱贫致富的本领,很可能成为日后的贫困户,有的还可能走上犯罪道路。这些新时期的农村教育问题也让我们不断反思,农村教育的路在何方?

辍学率居高不下学校不能免责

人们常常把新的读书无用论归为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其实,与其说是“读书无用”导致辍学,还不如说是“读书无望”促成了今天农村中学生居高不下的辍学率。

在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的观念是上高中才有出息,所以人人都想上高中。但是有的学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升学指标,为了提高与同类学校的竞争力,为了毕业班的升学奖金,把仅有的活动课都取消了,有的干脆只开中考要考的科目,只有在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才贴个临时的标准课程表应付。农村学生始终处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但终究还会有很多人升高中无望。可以说“读书无用论”是在“读书无望论”基础之上产生的,无望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失望,继而是没有了学习兴趣,进而厌学最终导致辍学。

《江苏教育》曾请我给案例《他们为什么要撕书?》作点评。“现行教育撕毁了什么?”这个案例描述了高考结束后出现的“漫天飘雪”景观。学生为什么要撕书?学生的生活,何时可以因学习而变得五彩斑斓?知识的天空,何时可以回到它原初的湛蓝?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刻追究的问题。

虽然有研究表明,在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中,学校因素远低于其他因素,但是许多学生辍学的个人因素中,有很多却是与学习有关的。这不免让人发问:假如学校是学生最喜爱的场所,老师也都是他们所喜爱的人,学生还会辍学吗?

让乡村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农村学校的价值追求又是什么?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一定都能学有所成,但教育应该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份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因而,我们开展身边的“希望工程”,营造“亲情校园”;不分好差班,推行“生生小组长,师师班主任”的班内走课制;善待问题学生,坚持“不处分”原则;为农村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内容,使他们享受到在家里未必有的条件。东庐中学之所以连续几年没有因厌学而逃学、辍学的学生,之所以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身体、心理、智力等诸方面和谐的发展,就是源于学校生活回归到了适应和满足学生正当要求的正常状态。而这,也正是乡村孩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开始。

自1999年以来,我和同事们立足乡村转变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行并不断完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改革,让一所农村学校持续实现了“六无”:学生无辍学;优质生源无外流现象;不分快慢班;无不开课程;无加班加点,不赶进度、不补课;不买教辅书,不用练习册。在这种状态下,校园生活回归了常态,短短的几年时间就由一所原来硬件、师资、生源、质量“四差”的学校一跃成为在全国有良好影响的农村初中。我们的追求,就是让乡村孩子热爱学习。

教学改革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让农村孩子热爱学习,就要为他们及其老师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解决他们在教与学中的困难。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缺少帮助学习的拐杖——家长不能监督其预习,老师无法检查其预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进行了在课堂教学如何“开好头、收好尾、突破难点”的研究;为搞好预习,进行了运用“导学卡”预习的尝试;为上好复习课,进行了“不让初三学生厌烦总复习”的探索;为减负增效,进行了“让课后练习少而精”的探索,等等。而后,我们在数学组进行了“统一教案、师生共用”的实验,由此产生了如今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讲学稿”,第一次真正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所有这些教学改革,都是通过探索提高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效果,在农村初中积极寻求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质量,从而寻求改变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水平低下局面的有效途径。(作者系江苏省东庐中学校长)


扫描关注猕猴桃微信公众号1
微信公众号码:sldmht
微信公众号名称:十里地猕猴桃